摘要:内地智能眼镜市场今年迎来融资与销量的双重爆发,资本与产业巨头的加持推动行业加速进入落地阶段。今年前八个月,智能眼镜领域已录得至少七宗亿元级融资,总额超过去年全年,宁德时代、比亚迪、歌尔股份等重量级企业纷纷入局。与此同时,消费级设备销量在上半年按年激增73%,头部厂商的产能规划已达到数百万部,显示出市场预期的快速升温。资本布局的活跃不仅体现在融资规模的飙升,更体现在投资背景的多元化。去年14家AI眼
内地智能眼镜市场今年迎来融资与销量的双重爆发,资本与产业巨头的加持推动行业加速进入落地阶段。今年前八个月,智能眼镜领域已录得至少七宗亿元级融资,总额超过去年全年,宁德时代、比亚迪、歌尔股份等重量级企业纷纷入局。与此同时,消费级设备销量在上半年按年激增73%,头部厂商的产能规划已达到数百万部,显示出市场预期的快速升温。
资本布局的活跃不仅体现在融资规模的飙升,更体现在投资背景的多元化。去年14家AI眼镜公司共融资约11亿元,其中八成资金来自国有资本;而今年,除传统风投外,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积极出手,反映出AI眼镜已从概念炒作转向产业链整合与技术落地。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投资意图主要在于生态布局与新增长点探索,AI眼镜对小体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也反向推动其技术研发。比亚迪还可借此实现与智能汽车的协同发展,歌尔股份等代工企业则通过提前与潜力公司建立合作,为未来业务扩张铺路。
市场增长数据同样亮眼。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级AI/AR设备销量突破26.2万台,同比大增73%。影目科技预计,今年中国智能眼镜总销量有望达到60至70万台,全球市场或将突破数百万台。头部厂商的扩张计划更加激进,TCL电子旗下雷鸟创新已在嘉兴和无锡规划超过200万台XR整机产能,获阿里巴巴支持的Xreal也预计2025年实现200万台生产规模。小米项目负责人更表示,未来三年内小米年出货量可能突破500万台。
然而,在火热的市场背后仍有隐忧。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出货量与实际销售之间存在明显脱节,部分品牌采取激进铺货策略,导致库存积压。例如小米AI眼镜曾出现高达40%的退货率,说明产品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部分业内人士甚至直言,智能眼镜目前仍属“伪需求市场”,缺乏真正的核心AI功能和刚性应用场景。商汤科技徐立也承认,当前智能终端的装机量和使用频率尚未达到预期,许多产品购买一周后即被闲置,活跃留存率偏低。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强调,这并非行业的终局。随着芯片、光学、电池等技术不断突破,AI眼镜性能将显著提升,成本也会逐步下降,为大规模商业化奠定基础。他指出,未来在会议等专业场景中,智能眼镜有望实现实时讨论、总结意见、提出建议等功能,届时可能迎来规模化爆发。内地经济学家宋清辉同样看好前景,预计未来数年该领域融资额有望翻倍甚至多倍增长。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产业关注也表明,智能眼镜或将成为下一阶段智能发展的核心载体。
总体来看,内地智能眼镜市场正处于从概念走向实用的关键节点,资本的加持和巨头的入局既推动了技术突破,也带来竞争与挑战。未来行业能否摆脱“伪需求”的质疑,取决于真正满足用户痛点的应用落地以及生态系统的完善。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