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初美元汇率创下历史性跌幅后,近期虽出现企稳迹象,但多数市场参与者仍普遍认为,美元尚未摆脱熊市格局,未来仍面临进一步贬值的压力。在截至6月的六个月中,美元指数累计下跌约11%,成为其有记录以来最为显著的下行周期之一。尽管美元近期因空头回补有所反弹,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投机者持有的美元净空头头寸仍达57亿美元,虽远低于6月底210亿美元的峰值,却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今年初美元汇率创下历史性跌幅后,近期虽出现企稳迹象,但多数市场参与者仍普遍认为,美元尚未摆脱熊市格局,未来仍面临进一步贬值的压力。在截至6月的六个月中,美元指数累计下跌约11%,成为其有记录以来最为显著的下行周期之一。
尽管美元近期因空头回补有所反弹,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投机者持有的美元净空头头寸仍达57亿美元,虽远低于6月底210亿美元的峰值,却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市场主流观点认为,美元的抛售仅是暂缓而非彻底逆转。深层忧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美国财政与贸易“双赤字”问题持续存在、就业市场疲软可能推动美联储加大降息力度,以及全球资金管理机构正在系统性调降美元资产敞口。
“美元仍处于下行通道,且这一过程尚未终结,”景顺投资(Insight Investment)货币解决方案主管Francesca Fornasari指出,“其间波动可能会非常剧烈,走势也将充满反复。”
推动美元走弱的多项核心因素依然未发生改变:包括对“美国例外论”的重新评估、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放缓压力,以及市场对双赤字可持续性的持续担忧。尤其是一系列不及预期的就业数据,为美联储实施更大幅度降息提供了政策空间,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元在利差方面的传统优势。
“市场正在重新评估美国经济的疲软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东方汇理(Amundi)固定收益与外汇策略主管Paresh Upadhyaya表示。他自年初便持续看空美元,并不断加大空头持仓,目前仍认为这一策略具备合理性。
美联储预计将在近期再次调降短期利率,并在今年内延续宽松周期,这一预期继续压制美元反弹动能。
全球投资者的对冲挑战
多年以来,凭借美国资产的卓越回报,全球投资者普遍高配美元类资产。然而,今年4月以来的贸易摩擦加剧,促使国际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其外汇风险敞口与对冲策略。目前这一调整远未结束。
据德意志银行等机构估计,外资持有数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国资产,任何系统性减持或降低美元权重的行为,都可能对美元形成新一轮下行压力。东方汇理的Upadhyaya进一步指出:“如果外国投资者决定降低对美国资产的配置,美元很可能迎来下一轮显著下跌。”
上半年美元疲软已推动一批资产管理公司加快外汇对冲操作。景顺的Fornasari表示,反应相对滞后的投资者预计也将在未来3至6个月内加入这一行列。典型的外汇对冲操作通常通过远期合约或掉期工具卖出美元,增加市场中的美元供给,从而对其汇率施加压力。此外,美联储降息也会降低对冲操作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投资者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意愿。
德意志银行全球外汇研究主管George Saravelos指出:“如果美联储继续降息,将显著增强外国投资者对冲美元资产的动力。”
缺乏政策支持的美元多头
分析人士还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不太可能为美元提供有力支撑。其“美国优先”政策与制造业回流目标,实际上更需要偏弱美元的支持。尽管政府官员偶尔仍会公开表态支持“强美元”,但其政策实质更倾向于贬值。
路博迈(Neuberger Berman)董事总经理Thanos Bardas表示:“他们仍口头承诺强势美元,但实际希望美元比年初高位有所回落。”他指出,若美元指数维持在110高位,美国制造业回流几乎不可能实现。他预测美元指数短期内将在95-100的区间内波动。
加拿大丰业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Shaun Osborne也持相近观点,认为美国政府虽不会公开推动美元贬值,但也不会阻挠其走弱。他预计在未来一年中,美元对一篮子主要货币还可能下跌5%-7%。
多数机构认为美元仍被高估
尽管美元今年以来已有显著下跌,且市场已基本消化美联储降息预期,一些支撑因素可能逐步浮现——例如美国经济超预期回暖。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因企业在知识产权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而上修,但贸易政策仍带来高度不确定性。
然而,目前主流机构仍普遍认为,美元估值相对于多种货币依然偏高,限制了进一步买入的动力。外汇市场历来容易出现超调,而美元当前的价位尚未进入低估区间。
“美元才刚刚接近我所认为的中性估值水平,远远谈不上便宜,”东方汇理的Upadhyaya强调,“美元的熊市行情还远未结束。”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