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资产配置多元化已成全球投资共识的当下,日元相关资产却正面临一场价值重估的深水考验。美元/日元汇率近期屡创新高,盘中一度逼近163关口,这一水平不仅刷新了近40年高点,更打破了市场对于日元「避险货币」角色的传统想象。对投资者而言,这不只是汇率变化的问题,更是对日本资产价值的系统性挑战。美元强势背后:不是日元贬值,而是资产风险重新定价本轮日元走贬,与其说是美元强势驱动,不如说是市场对日本资产未来收益
在资产配置多元化已成全球投资共识的当下,日元相关资产却正面临一场价值重估的深水考验。
美元/日元汇率近期屡创新高,盘中一度逼近163关口,这一水平不仅刷新了近40年高点,更打破了市场对于日元「避险货币」角色的传统想象。对投资者而言,这不只是汇率变化的问题,更是对日本资产价值的系统性挑战。
美元强势背后:不是日元贬值,而是资产风险重新定价
本轮日元走贬,与其说是美元强势驱动,不如说是市场对日本资产未来收益与风险的重新评估。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背景下,日本央行仍坚持超宽松政策——不仅没有明确升息路径,甚至在YCC政策上亦显犹疑。这种「利差常态化」已逐渐被市场视为结构性货币劣势。
对于海外投资人而言,持有日元计价资产的吸引力显著下降:无论是日本国债、股市,甚至不动产,均面临本币持续贬值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侵蚀。这意味着,若无有效干预机制,日本资产或将进入估值折价的新周期。
干预并非万能,结构问题才是核心
尽管日本政府近日频频释出「密切关注汇市动向」的言论,市场也开始押注日本或将进行新一轮汇率干预,试图遏制日元下跌趋势。然而MH Markets迈汇 认为,即便出现短线技术性回调,结构性货币贬值压力依旧难解。
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干预,而在于干预能否改变资本对日本政策前景与资产基本面的判断。当资金持续流出、利差无法收敛,日本央行的任何操作都只能暂时延缓趋势,而非根本逆转。
投资者该如何看待日元资产?
对全球资产配置者来说,当前应对日元资产保持更为谨慎的视角。特别是持有日本股票、债券或日元货币头寸的投资者,需要重新评估本币贬值对投资组合实际回报的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日元相关资产都一面倒地走向贬值周期。部分出口导向型的日本企业,由于汇兑收益提升,在当前弱日元周期中反而表现亮眼。若美元/日元突破165关口后,日本干预信号强化,也可能带动短期套利交易出现反转行情。
因此,MH Markets迈汇 建议当前投资者在布局日元相关资产时,应采用更灵活的对冲策略,并注重资产本身的盈利模型与抗通胀能力,而非仅仅依据日元汇率作为判断依据。
小结:汇率是结果,不是原因
汇率往往是基本面预期的反映,而不是问题的本源。日元资产当前的低迷,是政策滞后与资金配置逻辑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专业投资人来说,如何在波动中辨识价值与风险的真实边界,远比猜测干预时点更为重要。
全球市场结构不断重塑,日元资产或许正处于周期性转换的拐点。投资者需要的不只是信息,更是能够穿越汇率表象、把握资产本质的判断力。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