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12月16日-17日(9:00-18:00),全球外匯大咖將齊聚香港的亞洲國際博覽館參加為期兩天的「Wiki Finance EXPO Asia 2022」。
2022年12月16日-17日(9:00-18:00),全球外匯大咖將齊聚香港的亞洲國際博覽館參加為期兩天的「Wiki Finance EXPO Asia 2022」。
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承接着來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投資資本,同時也是大陸和世界外匯投資的橋樑和紐帶,香港地區由於經濟發達、創新環境良好,且對於外匯以及相關產業發展有較多的扶持政策,金融科技創新公司和項目也獲得了較多資本的青睞。這也是Wiki Finance EXPO在香港舉辦的理由。
WikiExpo作為全球最大的面向企業和終端用户的金融博覽會,這是WikiExpo第7次在亞洲地區舉辦。此次博覽會仍將是萬人齊聚,覆蓋超170多個國家,參展商超100家,並有50多位全球知名分析師和KOL為您分析全球外匯資產的未來走向。
Wiki Finance EXPO Asia 2022有哪些參與者?
亞洲國際博覽館
香港赤鱲角航展道
本次展會活動有世界領先外匯等金融科技企業全情參與
CXM Trading,是一家快速成長地優質外匯經紀商,主要針對B2B市場和機構客户。CXM希盟是由行業內具有幾十年經驗的資深專家創辦,團隊來自全球各地,其中包括美國、亞太、東歐、中東和拉丁美洲。該交易商的優勢在於可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從而滿足客户和合作夥伴多樣化需求 。CXM背後的團隊曾創建全球前10經紀商,為全球各地成百上千的客户成功搭建白標方案,技術精湛,屢獲讚譽。
CXM Trading提供所有主流交易品種(外匯、金屬、股指、能源、國際股票和加密貨幣),交易0點差起。該交易商採用真正的STP/ECN技術,和一級銀行和流動性提供商保持深度合作關係,為客户提供充沛的市場流動性,可滿足對交易環境要求最嚴苛的客户羣體需求,其中包括大單交易和高頻交易。
如何參與Wiki Finance EXPO Asia 2022 ?
不同的外匯等金融科技社區建設者可以用方式參與,以發展業務交流技術心得。
贊助商,在這次全球最大的面向企業和終端用户的金融博覽會,想要獲得知名度並在線上和線下產生更大影響,參與贊助即是最好的方式。贊助品牌享有很多的優勢,可以在Wiki Finance EXPO的重要區域做品牌推廣。贊助商在Wiki Finance EXPO 上預訂展位可以讓品牌有更好的機會與潛在客户互動並展示他們的產品和服務。
個人參與,外匯從業者或愛好者,金融技術開發人員也可以以個人身份參與並體驗Wiki Finance EXPO所能提供的各種體驗。可以在展會瞭解金融科技領域最新發展的方向。
如何聯繫我們?
郵箱:wikiexpo@wikifx.com
line:wikiexpo
領英:wikiexpo
Facebook:@WikiEXPOGlobal
當然您也可以在展會舉行的當天,通過公共交通來參加我們的展會,我們準備了免費的穿梭巴士為您服務。
展會地址:亞洲國際博覽館 香港赤鱲角航展道
更多詳情請訪問:https://activities.wikiexpo.net/Hongkong_2020_EN/index.html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Saxo盛寶金融公布 2025 年上半年淨利潤達 7,300 萬歐元,較去年同期的 6,200 萬歐元增長 18%。經調整後的淨利為 6,900 萬歐元,與 2024 年上半年的 6,800 萬歐元大致持平。
由外匯天眼發起的 SkyLine Guide 2025 Thailand,已成功組建由 100 位泰國外匯領域專家組成的評審團,象徵著今年的評審工作正式進入新階段。做為外匯行業內兼具權威性與當地語系化特色的年度指南,SkyLine Guide 2025 Thailand 由本地專家團隊精心甄選,呈現各地區最為可靠、專業且以客戶為中心的交易商,助力外匯行業的良性發展,旨在為泰國投資者提供一份權威、可靠的本地交易商榜單。
外匯市場本身存在交易的風險,無論是價格波動、槓桿過高、突發事件,都可能讓獲利轉盈為虧,甚至瞬間化為烏有。此外,另一個常被人忽略的風險來自交易商,如果用到缺乏監管、操縱數據的黑平台,即使有再高超的技術也沒用。為此,外匯天眼除了收錄全球交易商資訊外,也會針對熱門券商進行評測,幫助用戶做出明智的決策。今天我們要帶大家一起解析Webull微牛證券這平台。
為表彰外匯從業者在共建健康行業生態方面的卓越貢獻,致敬值得被看見的行業精英,外匯天眼推出「天眼獎」——凝聚交易商、IB、KOL、服務商及外匯行業各類從業者力量,共同推動全球外匯行業透明、安全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