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步,嘗試給回調和反轉下一個定義。 我理解,回調是上漲趨勢中短暫的調整,調整結束后還能繼續上漲。 而反轉是上漲趨勢結束,方向性的轉變...
第一步,嘗試給回調和反轉下一個定義。 我理解,回調是上漲趨勢中短暫的調整,調整結束后還能繼續上漲。 而反轉是上漲趨勢結束,方向性的轉變。 不知道大家能否認同這個粗糙的定義。 如果能,那麼我們繼續。
第二步,是「如何判斷」,「為什麼要判斷? 。 如果知道是回調,就繼續持倉不動,爭取駕馭趨勢多賺一段;如果知道是反轉,就平掉倉位,甚至反手操作,既要爭取降低回撤,也要減少時間成本的浪費。
一切行為,都是有動機的。 不知道這個動機,闡述得是否符合心意?
也就是說,判斷回調是為了忽略回調;判斷反轉是為了抓住反轉。 一個忽略一個抓住,一個要管住自己,別動手,另一個是要驅動自己,該動手就動手。
第三步,先不提“如何判斷”,先問問,“能不能判斷”。 這涉及到對市場的認知。 有的人認為,可以提前判斷出來,我傾向於認識,不能提前判斷出來。 原因包括:趨勢不言頂底;市場價格是一個生成的過程,所有參與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走一步,不存在預設的結局;市場是一個複雜系統,可預測性非常低......
基於這樣的認知,把科研精力放在“如何判斷”上,我認為是錯誤的方向。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第四步,建立一個策略,來處理這種“無法判斷”的窘境。 我們的目標不是每一次都贏,而是建立一種長期的博弈優勢。
首先,我要引入一個認知:「回調也好,反轉也罷,是從震蕩盤整演變而來的」。
行情不是非黑即白,不是非上漲即下跌,在上漲趨勢和下跌趨勢之間,有一個過渡階段。 這個階段就是震蕩盤整,起初一定表現為上升趨勢出現回調,回調的狠了,慢慢地,就過渡成反轉了。 那麼,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認知,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得出以下三個策略:
策略1:把所有的震蕩調整都看做反轉,除非最終證明僅僅是回調。
也就是說,只要認為會調整了,就平倉出局,觀望,除非有新的、能證明趨勢延續信號出來,否則不會重新入場。
實質上就做成了波段交易。
假設綠線是平倉點,而紅線是重新進場點。 二者的差距,藍色柱體,就是錯過的利潤。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在整個回調、盤整的期間,不參與,比較輕鬆;缺點是可能因為頻繁的出場、重新進場,導致少賺一些錢(藍色柱體)。
策略2:把所有的震蕩調整都看做回調,除非最終證明確實是反轉。
只要進入調整了,扛著不動,除非發出明確的趨勢反轉信號,否則死活不離場,也不會反手。
實質就是做成長線交易了。
假設綠線處,是平多單,並反手做空。 之前的調整,都沒有操作。
優點是,過程中的損耗很少,雖然是會有回撤,但最後都能補回來。
缺點是,最後一次真正的反轉發生時,回吐比較大,尤其如果碰到了V形反轉,更甚。
策略3:1、只要是進入盤整狀態了,不管最終這個盤整被證明僅僅是回調,還是反轉的過渡階段,都減倉。 2、減倉后,靜觀其變,如果繼續漲,再加倉,如果繼續跌,則平倉。
相比前面2個策略:如果趨勢能延續,策略3比策略1的回撤要小,耗損的利潤也少一些。 如果趨勢反轉了,策略3比策略2能保留更多浮盈,回吐少一點。
第五步:考慮個人的性格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
策略123,各有優劣,不存在最好的,或者誰更好。 關鍵是看是否適合自己。
交易不是算帳,不是看那個策略賺錢多,就用哪個,駕馭不了的汗血寶馬,對於小白,沒用。
真正賺大錢的,應該是策略4:堅信趨勢會很大,只要回調給機會,就加倉、拚命加倉! 一直拿,一直拿!
期貨這玩意兒,成也是它,敗也是它,大起大落的,往往是這一種。
按照承受的心理壓力來排序,從小到大,分別是:
策略1、策略3、策略2,策略4.
最怕的是只有使用策略1的心理抗壓能力 ,卻眼饞策略2或者策略4的收益,每天備受煎熬。 然後頻繁切換,做成了四不像。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自信是交易心態最佳的表現方式,市場上很多成功的投資者在成功前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甚至破產,但因為他們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所以他們在這個市場堅持下來且又東山再起,並最終走入令人仰慕的地步。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盲目地自信,我們應分清在交易中哪些方面應該自信,哪些方面卻不能自信。
過去不少人對外匯交易沒什麼概念,通常都是看品牌與廣告挑選經紀商,如今隨著網路科技發達,愈來愈多人會主動比較各家券商條件,比較系統介面、下單效率與出金速度等。然而,市面上一些新興平台雖然提供誘人的交易條件,但其中存在許多不為人知的風險,今天我們要解析的Trin Wealth就是其中一例。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許多投資人為了避險而投入外匯市場。與此同時,市面上也充斥各種打著投資名義非法吸金的黑平台。最近,美國券商REALVE就登上外匯天眼的黑平台排行榜,這家交易商究竟有何問題?以下是我們的查詢與解析。
最近,我們注意到社群裡接連有人爆料名為Exnova的券商,指控這個黑平台表面包裝得有模有樣,但其實最完全不受監管。受害者被虛假贈金與話術吸引入金,結果卻慘遭「割韭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其詐騙套路。